2020年多款“首創”填補用藥空白
中國經濟網6月22日訊 (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 6月2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20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審結注冊申請任務整體按時限完成率為94.48%,突破性治療藥物、附條件批準、優先審評、特別審批等審評程序加快了臨床急需境外新藥、罕見病用藥、兒童用藥、重大傳染病用藥等上市速度,多款“首創”再現,填補了患者用藥空白。比如,新冠病毒疫苗——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Vero細胞),這是國內首個附條件批準的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全球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同樣,新冠肺炎治療藥物“三藥”品種,其獲批上市充分發揮了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作為醫學重點關注領域,抗腫瘤藥物2020年也“碩果累累”,包括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索凡替尼膠囊、注射用維布妥昔單抗等多款創新藥不斷上市。比如注射用貝林妥歐單抗,這是全球首個雙特異性抗體(CD3和CD19靶點)藥物,也是我國首個用于腫瘤適應癥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適用于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對于化療失敗的復發或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與標準化療相比,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其獲批上市為我國此類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手段。
又如罕見病藥物。2020年藥審中心完成了13個用于治療罕見病的、臨床急需的藥品的技術審評,均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罕見病藥品在3個月之內完成審評,其他臨床急需藥品在6個月之內完成審評,大大縮短了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在我國上市的時間差距。其中,注射用拉羅尼酶濃溶液,為國內首個用于罕見病黏多糖貯積癥I型(MPS I,α-L-艾杜糖苷酶缺乏癥)的酶替代治療藥物,屬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品種。黏多糖貯積癥I型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且國內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遺傳性罕見病,已列入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其獲批上市填補了我國此類患者的用藥空白
(責任編輯:楊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