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way4y"><option id="way4y"></option></td>
  • <option id="way4y"><kbd id="way4y"></kbd></option>
  • <li id="way4y"><option id="way4y"></option></li>
  • 學校概況

    一 School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識問答

    1. 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最常見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戰,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無并發癥,多于發病3~4天后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輕癥者如普通感冒,癥狀輕,2~3天可恢復。

    2. 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發現H5和H7兩種亞型。由于種屬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況可以感染人,既往確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癥狀表現各不相同,可以表現為呼吸道癥狀、結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現為高熱等呼吸道癥狀,往往很快發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 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為1-16種亞型,根據病毒神經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為1-9種亞型,HA不同亞型可以與NA的不同亞型相互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類特別是水禽是所有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組在鳥類中傳播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H7N9)屬于H7病毒大類下的一個亞群。H7N9亞型流感病毒既往僅在禽間發現,在荷蘭、日本及美國等地曾發生過禽間暴發疫情,但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直到我國部分地區最近報告出現了這種病例。

    4. 為何禽的病毒現在能夠感染人?目前,由于人感染病毒的暴露源尚不清楚,因此我們現在也不清楚上述問題的答案。但病毒基因分析表明,盡管病毒是由禽流感病毒演變而來,卻顯示出可適應在哺乳動物中生長的特性。這些適應包括,與哺乳動物細胞結合的能力,以及在接近哺乳動物正常體溫的溫度下生長(哺乳動物的正常體溫低于禽類)。

    5. 目前我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現況?2013年4月7日,我國確診了2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上海市10例(死亡4例),浙江3例(死亡2例),江蘇6例,安徽2例。這是全球首次發現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確診病例間未發現流行病學聯系,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均已采取醫學觀察措施,未發現異常情況。目前疫情處于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

    6. 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臨床表現?目前確診病例主要表現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熱(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起病5-7天出現呼吸困難,重癥肺炎并進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并死亡。

    目前對該疾病臨床特征的認識還很有限,該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輕型病例或其他臨床表現尚不清楚。隨著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積累,對該疾病的認識將會發生變化。

    7. H7N9病毒與既往H1N1、H5N1和其他季節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傳染性如何?H7N9和H5N1被認為是動物流感病毒,只是偶爾會感染人類。H1N1病毒可以分為通常感染人類與通常感染動物的兩種。目前H7N9禽流感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尚無法對該病毒的毒力和人際傳播的能力做出準確判斷。

    8. 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來源?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從病毒生物學上屬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國際上所發現的人感染H7亞型的流感病毒也多來自于禽類,但截至目前,確診病例的具體感染來源尚不清楚。

    9. 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目前尚未證實該病毒具有人傳人的能力。

    10. 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發病情況?根據我國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關規定,上海、安徽和江蘇的衛生部門對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觸者都實施了認真的醫學觀察。上海的1例確診病例發病前,其2名家庭成員也發生了重癥肺炎,病因仍在調查和檢測中。該家庭的3個病例的發病是否存在關聯,有待進一步調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確診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觸者沒有發現類似病例。

    11. 如何預防H7N9流感?盡管H7N9感染的來源及傳播模式尚不能確定,為防止感染而采取以下基本衛生行為是一種謹慎的做法。它們包括手部衛生、呼吸衛生、食品安全措施。

    手部衛生:在準備食物前、中、后;吃東西之前;使用衛生間之后;處理動物或者動物排泄物;手臟時;照顧家中病人時要洗手。當手部明顯骯臟時,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非明顯骯臟,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潔手液洗手。

    呼吸衛生: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醫用口罩、紙巾、袖子、肘部遮蓋口鼻,用過的紙巾在使用后盡快扔入有蓋垃圾箱,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衛生措施。

    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徹底洗手;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目前尚無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12. 吃肉或者說吃家禽、豬肉產品是安全的嗎?盡管我們到目前為止不知道病毒的傳播模式,遵守準備食物時的基本衛生原則是謹慎的做法:不應吃病死的動物。此外,吃正常處理和烹調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夠熱的情況下會滅活,食物的整體達到70攝氏度將殺死病毒。食用生肉及未烹調的以血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為。要把生肉與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開以避免污染。生熟食品不應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處理生肉和熟肉之間要洗手。不要把煮過的肉放回原先裝它的盤子或表面。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在處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與生肉接觸過的家用器皿。

    13. 目前的治療方法?基因序列分析顯示,該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藥物敏感。根據其他型別流感抗病毒治療的經驗,發病后早期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藥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對人類新發現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治療手段仍需觀察研究。

    14. 公眾如何保護自己?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等個人衛生習慣,能夠有效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疾病。盡量不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注意飲食衛生,加工、保存食品時要注意生熟分開;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類等食品;不購買未經檢疫的禽肉制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不要自行宰殺家禽,避免接觸和食用病死的家禽。

    15. 公眾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風險大嗎?目前,僅在局部地區發現少數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經醫學觀察未發現續發病例。根據目前有限證據推測,公眾感染該病毒的風險較低。

    16. 醫務人員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風險大嗎?目前尚無H7N9人傳人的確切證據,3例確診病例接診的醫務人員中均未發現感染病例,但由于醫務人員比普通公眾接觸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機會更多,建議醫務人員在診治病人過程中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在接診疑似或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時,應采取標準預防加飛沫傳播預防和接觸預防。

    17. 目前我國有關部門已采取的行動?病例出現后,當地衛生部門高度重視,及時采取了病人救治、流行病學調查、標本采集與送檢、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并加強了對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工作。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此次疫情高度重視,接到重癥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報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蘇派出專家工作組,指導當地開展患者的救治和調查工作,召開多部門會商會,對疫情性質進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關調查、防控和應對準備工作。

    國家疾控中心接到病例報告和送檢標本后,及時開展了疫情風險研判和實驗室檢測研究,在短時間內做出了病例的病原學診斷,在全球首次發現和確認了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導致的人類感染病例,并對新病毒的特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姓       名:

    身份證號:

    查詢

  • <td id="way4y"><option id="way4y"></option></td>
  • <option id="way4y"><kbd id="way4y"></kbd></option>
  • <li id="way4y"><option id="way4y"></option></li>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